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财务请马上转给全体员工!12月31日前必须完成!否则影响明年到手工资

时间:2022-12-06 14:48:10 作者:财咖 来源:财务第一教室,税务大讲堂,梅松讲税,税台,财务经理人,税务经理人

个人所得税APP更新啦!


一年一度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开始啦!


为了能够在在2023年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红利,纳税人需要对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确认。否则将影响2023年到手工资!


有人就会想,没有什么变化,不操作了,但是,就目前来说,并没有通知说会自动顺延,所以最好还是要确认一下。


并且,系统不断升级也改善了用户体验,如果没有变化可以点一下“一键带入”即可。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史上最全的专项扣除操作指南。内容有点多,先来个目录:


(1)手机端操作流程

(2)电脑端操作流程

(3)7项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条件

(4)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常见困惑

(5)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图文详解

(6)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图文详解

(7)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图文详解

(8)房贷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图文详解

(9)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图文详解

(10)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图文详解

(11)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图文详解



01

手机端操作流程


一、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只需要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1)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2023】。如下图:

(2)根据提示“将带入2022年度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或者“您在2023年度已存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如果继续确认,将覆盖已存在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如下图:

(3)打开【可确认】状态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核对信息;如需修改们可以点击【修改】,信息确认后点击【一键确认】。如果有【已失效】信息,则需要先删除,然后再确认。如下图:

(4)点击【一键确认】后,信息则提交成功。无需重复确认,否则之前已确认的信息会显示【已作废】,系统会以最终的信息为准。如下图:

纳税人可以在确认之后在APP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2023】,查看已提交信息。若有变动,则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二、2023年需要对已填写信息进行修改


(1)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填报页面。【填报记录】选择【查询年度2023年】。

(2)点击进入想要修改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点击右下角【修改】,可以选择要修改“申报方式”、“申报信息”、“基本信息”。

三、2023年需要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1)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填报页面。【填报记录】选择【查询年度2023年】。

(2)点击进入想要作废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点击左下角【作废】,确认作废后,即可作废成功。

四、2023年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先按照“情形一”的步骤将上一年度不需要修改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同步后,点击APP【首页】,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如下图:

 

五、2023年首次填写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点击APP【首页】,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新增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详细操作步骤见本文第05至11部分内容。



02

电脑端操作流程


电脑端操作流程同手机端大同小异。搜索【自然人电子税务局】进入 官网,选择【扫码登录】或【密码 登录】进入【首页】。

一、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只需要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1)进入【首页】,点击【我要办税】,选择【扣除年度2023】,然后选择【一键带入】。

(2)点击【一键确认】后,会提示“您在2023年度已存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如果继续确认,将覆盖已存在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或者“将带入2022年度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点击【确定】。


(3)点开“待确认扣除信息”,点击【查看】,查看信息无误,无需修改的,直接点【一键确认】即可完成。

二、2023年需要对已填写信息进行修改 

(1)【首页】中选择【我要查询】,点击【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先选择【扣除年度2023】,然后选择相应 的扣除信息,点击【查看】。

(3)点击【修改】,即可对该扣除项目进行相应的修改。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脑端的信息修改中,可以对“基本信息”和“申报方式”在同一界面一同修改。

三、2023年需要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操作步骤同情形二,【首页】→【我要查询】→【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查询】→【扣除年度2023】→【查看】→【作废】

四、2023年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1)点击【首页】中的【我要办税】,点击要新增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2)选择扣除年度为【2023】年,点击【确认】进入填报界面,填写 对应的信息即可。

五、2023年首次填写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同情形四,见上图。


03

7项扣除的申报条件


04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常见困惑


一、没有及时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可不可以补报?

答:可以选择由扣缴义务人在当年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扣,不影响员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也可以选择在次年3-6月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一次性扣除。


二、前面月份没有申报专项附加扣除,多扣的税款怎么办?

答:员工在专项附加扣除采集前可能会多预缴税款,但在采集后每次申报时会累计扣除前几个月的总和,如果税款为负值的,暂不退税,一直往后留抵,在次年3-6月进行个人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多退少补。


三、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方式怎么选择?

答:方式一: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

扣缴义务人为您办理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申报时,需事先下载您本次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即:由您的单位按月进行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可以较早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优惠政策。

优点:按月按时享受,不用自行办理扣除:

缺点:单位会知道部分个人信息。

方式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

您本次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可在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中进行税前扣除。

即:不由单位申报专项附加扣除,次年3-6月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自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延迟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优惠。

优点:单位不会知道您的个人信息;

缺点:延迟享受、自行办理较麻烦。


四、换新单位,专项附加扣除如何操作?

答:方式一:由新单位在申报系统中采集并报送你的个人信息,一般最迟3天内APP中会自动添加上任职受雇信息,之后打开APP,【我要查询】-【专项附加扣除填信息查询】-【选择需要更改的项目】-【修改】-【修改扣缴义务人】后提交即可。

注意, 之后需要和单位确认下是否能在申报系统中下载到你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方式二:直接向新单位提交纸质或电子版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05

子女教育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详解


一、判断是否符合扣除条件

家有子女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扣除年度有子女满3岁且处于小学入学前阶段;      

2、扣除年度有子女正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

二、填写申报准备材料

子女教育信息(包括受教育阶段、受教育时间段等)

子女、配偶身份证件号码(没有配偶可不填写配偶身份信息)

三、手机APP填报图示

第1步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注册并登录,选择【首页】→【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子女教育】→【选择扣除年度2023】→【确认】;

第2步

◆确认材料完备后,点击“准备完毕,进入填报”,确认【基本信息】(选填)后,进入下一步;

第3步

◆点击选择“子女信息”,若为第一次填写,需要新增子女信息;子女信息添加完成后,填写“子女教育信息”

第4步

◆填写“配偶信息”,选择“扣除比例”;

第5步

◆选择“申报方式”,点击“提交”即可。

四、注意事项

(1)出生日期:

须与身份证上相一致。

(2)当前受教育阶段:

一共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同一子女同一受教育阶段只能采集一条信息。如果一个扣除年度内同一子女发生了升学、转学等情形后,如小升初,纳税人应当进行信息变更,这种情况纳税人可以变更发生当月,据实进行信息修改,也可以在年底12月份信息确认时进行修改。

(3)学前受教育阶段:

并非必须要子女满三周岁后才能填写。本扣除年度内,子女即将满三周岁的,可以在子女满三周岁之前,提前填报相关信息。子女满三周岁的当月即可享受扣除。

(4)教育终止时间:

子女因就业或其他原因不再继续享受全日制学历教育时填写,否则请勿填写。从子女受教育终止时间次月起,不能再享受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5)当前就读国家(地区):

如有变更的,不用分两行填写,可直接修改为变更后的国家地区;选择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已就读的,选择就读国家(地区),子女尚未就读的,填写子女本人的国家(地区)

(6)当前就读学校:

同一教育阶段内变更学校的,不用分两行填写,可修改原采集的学校为变更后学校;学前教育阶段,可填写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没有就填无。

(7)本人扣除比例:

子女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本人选择扣除比例不得变更。该项扣除全部由本人享受的选择100%;约定由该子女的父母分别扣除的,选择50%;同一子女的该项扣除父母合计不能超过100%。有多子女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即对子女甲可以选择由一方按照每月1000元的扣除标准扣除,对子女乙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的标准扣除。父母中选择全部扣除的一方填写此表,另一方无需填写。


来源:由财务第一教室,税务大讲堂,梅松讲税,税台,财务经理人,税务经理人整理发布。以上图文,仅作分享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阅读量:5398

热门阅读